第214章 刚才是初步忽悠,现在是正式忽悠(正式求月票,求订阅) (第2/2页)
“不知吴大人手头的团练有多少人了?”罗耀国似乎有了些兴趣,又追问了一句。
“已有广东团练一千有余,福建团练六百多,加上常胜勇营三百,总数不下两千。”
吴健彰笑道:“如果再算上老弟的五百人就是两千五百,而且上海还有十万广东人、福建人,大多是青壮男丁,只要有银子,再招募数千人也没问题。
我之所以只招了两千,是因为有兵无官,兵多了也带不了。但罗老弟的五百精兵都是可以当成队官来用的,足够管住几千人。只要罗老弟肯留,募兵养兵的银子我出!”
罗耀国点了点头,看来是心动了。
不过他心里却想:“广东帮是刘丽川的人,福建帮是李仙云的人,这俩都是小刀会。而其他都是我的人如果王揆一以后说你是天地会香主,咸丰肯定相信吧?”
但现在还不是松口的时候,因为阿礼国、威妥玛还没有拿好处出来。
于是罗耀国又把球踢给了王揆一:“王大人,您怎么看?”
“不行啊,”王揆一摆摆手,“雪岩,我们是来买枪炮的!骆大人、左大人还等着我们的枪炮收复长沙呢!上海这边是江苏巡抚的地盘,我们湖南的官管不了!而且区区两千五百人,实在是太少了。我看咱们还是专心买枪炮吧!
买完就走,要不然就怕走不了了。”
罗耀国沉吟了一会,似乎在仔细斟酌,最后还是一咬牙,用“牛津腔”的英语对阿礼国道:“领事先生,我想知道贵国在这场决定中国未来政权之归属的内战中到底采取何种立场?
是否愿意支持大清朝廷?又或者严守中立?
若我方想要向贵国采购武器装备能否行个方便?
贵国的公民是否可以以个人名义接受大清朝廷的雇佣,为大清训练军队,参与对叛军的作战?
另外,鉴于目前的严峻局势,我希望可以尽快获取一批滑膛枪、来复枪、米尼弹、12磅或以上的火炮.价钱好商量,关键是发货一定要快!”
听罗耀国这么一说,阿礼国和威妥玛就互相对视了一眼。威妥玛终于皱着眉头问:“罗大人,您的一些问题,我和领事可无法回答。
不过,您和王大人就真的不考虑帮助吴大人守卫上海吗?
毕竟,上海一旦易主,湖南巡抚骆大人的军队恐怕就很难再获取来自西洋的先进武器了。”
他这话其实已经表明了支持清朝的立场。
“这”罗耀国仿佛有些游移不定。
王揆一则轻轻摇头。
吴健彰觉得有戏,于是就拍着胸脯道:“王大人,骆大人、左大人需要的洋枪洋炮包在我同顺行身上,我们同顺行刚刚收到一批来自怡和、宝顺、旗昌三大洋行的火枪、火炮,价值十万两白银!
这些虽然是朝廷要的,但是现在可以优先供给,不,是送给骆大人、左大人,只要您和罗大人带来的五百精兵可以留在上海参战。
如果您和罗大人觉得五百人兵少,还可以在上海招募一批新兵!招兵的花费我都包了!
至于阿大人、威大人那边”
说着,他就向阿礼国、威妥玛投去求助的目光。
阿礼国、威妥玛终于点了点头。
看到这两个领事一点头,怡和洋行的大班马西森马上对罗耀国道:“罗先生,我们怡和洋行在上海的库房中有两千支褐贝斯,含刺刀和二十四发配备了火帽的定装弹,可以马上交付,只要五万两白银!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武装商船上卸下八门12磅的大炮,只需要改装炮架就可以马上交付。每一门12磅大炮需要一千五两银子,炮弹、火药另外计算。”
“太贵,太贵了。”罗耀国连连摇头,“除非.我方可以在租界中雇佣外国志愿者,包括一些正式的军官或士兵!”
阿礼国皱了皱眉:“罗先生,您想雇佣多少人?”
“三百!”罗耀国继续忽悠道,“这是骆大人和左大人想要雇佣的!
如果领事大人可以行个方便,将有助于修约工作的顺利推进。”
骆秉章和左宗棠可没这想法,不过罗耀国知道租界当中的洋人壮丁人数也不多,如果有三百人被罗耀国忽悠走了……那守租界的人就少了三百。
“三百.”阿礼国还没那么好忽悠,摇摇头,“太多了,这几乎是一个营的兵力。”
“好吧,人数可以少一点,几十人也可以。”罗耀国又退了一步,说,“但我希望他们每个人都是真正的军官或老兵。”
阿礼国轻轻点头:“几十人倒是可以考虑。”
“好,那就一言为定!”罗耀国赶紧把雇佣洋将洋兵的事情敲定下来。
言罢,他又对马西森道:“马西森先生,两千支滑膛枪,十万发定装弹,十二门大炮,一共五万两如何?”
这价还得有点狠了。
马西森脸色一变:“这也太便宜了,这不可能,现在可是战时!”
“马西森先生,”吴健彰连忙帮着“罗雪岩”说话,“王大人,罗大人已经得到了我给的枪炮,已经足够武装数千人了。你们洋行手里的武器他们买了也只能暂时摆在库房之内。
如果您不把存放在上海的枪炮卖给王大人,罗大人,万一长毛攻破上海,那可就要血本无归了!”
马西森脸色阴晴不定,好像还在犹豫。
吴健彰这个老掮客看到马西森还是不肯让步,只好扭头再和“罗雪岩”商量,可罗耀国却先开了口:“不如这样吧,马西森先生,我可以花五万两买下两千支滑膛枪,十万发定装弹。12磅火炮我要十八门,一门一千二百两。
但您必须再卖三条武装老闸船和一条汽船给我……价钱好商量。
这样我也能安心在上海和长毛打仗,万一真守不住上海了,我也还能从江上逃走。”